手握15个大厂offer,我在大模型风口起飞

liukang20242个月前吃瓜始末881

来历:雪豹财经社

精美的手握15个大厂offer,我在大模型风口起飞的视图

Fast Reading

1)猎聘的一份陈述显现,2024年一季度国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相关职位数同比增321.7%。其间,50万以上的年薪段增速最快,超越500%。

2)大厂需求前5%的顶尖人才去完结“95%的人无法完结的作业”,并不吝为此开出丰盛酬劳。

3)生成式人工智能岗位急增300%以上,但相应范畴的求职人数增速则超越了900%。岗位有限,求职仍然面临着人多粥少的问题。

以下为正文:

在“金三银四”的招聘季中,交际媒体上共享offer信息的“求助帖”举目皆是。帖子一般只发表公司名称和薪资区间,含糊详细岗位,作为判别是否值得去的衡量规范。

2024年结业的985硕士生白丁(化名)一口气晒出了自己在秋招、春招拿到的15个算法相关岗位的offer。“赶上了大模型的风口,各家企业给的都很大方。”白丁在帖子里写道,他拿到了此前自己不可思议的薪资:最高的一个offer,年薪到达80万。

谈论区里,有人质疑他的阅历是编的;有回贴者是博士,比照下来觉得薪资“被倒挂”;还有人借机讨教实习技巧。

“2024年,是最好进入大模型算法岗位的一年。”一条帖子的标题这样写道。少量人在下面附和,大都人则打击它“鼓动焦虑”。

在乘着风口起舞的故事里,有人手握多个offer,才结业就能拿到挨近百万的年薪;有人一周投了400多份简历,却只接到零散的面试邀约。

一个两级分解的求职国际,正在向人们出现它不那么抱负的一面。

“在模型风口起飞的猪”

本年刚结业的白丁戏称自己是一只“在模型风口起飞的猪”,回想校招的种种阅历,他把自己斩获很多offer的原因之一归结为命运。

白丁本来的择业方向是传统的算法使用岗位,比方查找引荐。还在读研期间,白丁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研讨范畴比较小众,很难找到对口作业。

ChatGPT的爆火改写了他的作业途径。

这一年,好像一切公司都在重视AI,而“每一家公司都短少做大模型的人”。

走出校门的应届生,是大厂们掐尖的开端。一些大厂早就对AI技能人才开设独自的招聘途径,比方百度“AIDU方案”、美团“斗极方案”。本年,腾讯“青云方案”也独自辟出AI大模型招聘,声称扩招起伏超越50%;字节旗下豆包大模型团队建立“Top Seed”种子方案,把方针对准了应届博士生。

在大厂担任算法工程师的罗星(化名)也决定在本年换一份作业。比起前年的“被逼换岗”,这一次,他显着感觉到作业环境的回暖。

经典的手握15个大厂offer,我在大模型风口起飞的图像

从岗位数量上来说,可供投递的岗位肉眼可见地变多了。罗星告知雪豹财经社,这些新的作业岗位大多来自负模型相关岗位。罗星的一位师弟是本年的应届博士生,经过某大厂的人才方案,现已拿到了年薪近100万的offer。

自2022年末因ChatGPT的火爆刮起的AI旋风,催生了很多新的作业岗位。

猎聘大数据研讨院发布的《2024年一季度作业大数据洞悉陈述》显现,当季,国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相关职位数同比暴增321.7%。其间,50万以上的高薪段增速最快,超越500%。

从AI范畴新增职位散布来看,技能类职位占有干流。算法工程师以19.30%的份额高居榜首,产品司理和自然语言处理位居第二、第三。

狭隘拥堵的赛道被新的时机扩宽,白丁顺势调整了作业方向:全力攻向大模型。

时机连绵不断。结业之前,白丁拿到了包含百度、字节、阿里等多家大厂的15个offer,开出的年薪区间在50万~80万之间。留给白丁反选的空间足够,在同一家大厂中,他乃至拿到了来自多个不同部分的offer。

罗星也在阅历两周的接连面试后,连续拿到6个大厂offer,年包金额在70万~80万。终究,他挑选南下奔赴一家坐落杭州的大公司。

“别家给得起的,咱们都给得起”

百万年薪背面,大厂有一套苛刻的挑选规范:在专项招聘方案中,硕士、博士学历是大都企业的根本门槛,“超级学霸”“比赛高手”是加分项。

“感觉大厂算法只招前5%的研讨生,”就读于曼彻斯特大学的研讨生斯曼(化名)告知雪豹财经社,“大厂对算法的要求实在太高了。”

事实上,在字节“Top Seed”招聘方案的宣扬片中,一位事务负责人已清晰表明:“咱们需求前5%的人,去完结95%的人无法完结的作业。”

“咱们看中的人,一定是最顶尖的5%的人” 图源:“豆包大模型团队”视频号

行将在本年9月结业的斯曼正在备战秋招。她在交际平台上诉苦进大厂太难。在谈论区,她收到了两种天壤之别的声响。一种声响告知她,本年秋招是进入算法职业最简单的一年;另一种声响则说,假如没有超卓的条件,本年进入大厂根本没戏。

后者还弥补说,大厂招人的规范至少是“双985学历、需求有顶会顶刊论文。”这令斯曼感叹,能宣布顶会论文的,根本上是“读博也会被抢着要”的尖子生。

白丁回想,和他同批面试的不乏愈加优异的提名人,他们可能有七八篇顶会论文,“但这也并不足以保证一定会经过挑选”。

一位猎头告知雪豹财经社,就大模型算法工程师的校招岗位来说,大厂开出的月薪在3万~6万的区间;关于社招岗位,根本可以给到约40%~50%的涨幅。

以学历、实习/作业阅历、科研成果和项目阅历作为规范,企业给出的offer有清晰的分层。

最高一级的offer来自于各个大厂建立的尖端人才方案。以华为“天才少年”方案为例,最等级低约在80万,高一档的能翻番到约150万,最高级则到达了200万/年。

真实的手握15个大厂offer,我在大模型风口起飞的图片

在校招方面,即便同一岗位,也被分为三档:SSP(Super Special Offer)、SP(Special Offer)和“白菜offer”。

不同层次之间,薪酬拉开了极大的间隔。白丁拿到的多个offer都归于SSP,年薪约70万。他有一位学长挑选了同一家大厂入职,年薪只需40万,差额挨近一半。“以阿里为例,算法岗的白菜价在40万左右,算下来一个月到手也便是26k。”白丁弥补说。

尽管这些offer多以面议的方法拟定薪酬,无法得到精确的区间,但“高薪”是宣扬的标配。美团“斗极方案”在校招海报上高调声称:“别家给得起的,咱们都给得起。”

多位猎头告知雪豹财经社,掐尖的人才“一个月至少能拿到七八个offer”。罗星的阅历是,“当HR知道你手里还握着其他大厂的offer,他们一般会重新定薪。”

砸不出水花的472次投递

顶尖人才一起手握多张通向金字塔的门票。但是,被争抢的人永远是少量。

行将硕士结业的斯曼现已在本年的秋招季感触到了阵阵寒意。短短一周的时间里,她一共投递出了472份简历,但当周内得到的回复只需30~40个,收到的面试邀约仅为个位数。

“一开端认为简历出了问题,最终发现是人出了问题。”斯曼自嘲。她不敢投递大厂的人才方案,自觉时机迷茫。

从上一年秋招到本年春招,行将在本年结业的研讨生车文(化名)把能投的互联网大厂、车企投了个遍。“刚开端我认为至少能进中厂,后来发现简直不可能。”车文说。

他投出去的简历,要么没有经过初筛,要么在至少3轮的面试环节被刷下来。一年下来,他只拿到了抱负和华为的offer,但由于薪酬没有到达自己的预期,也都被他抛弃了。“21k,连本科生也能拿到相同的待遇。”车文有些绝望。

一小部分求职者乘着AI的风口起飞,但另一面是,即便是闻名高校的应届博士生,拿不到心仪offer的也大有人在。猎聘的数据显现,生成式人工智能岗位急增300%以上,但求职人数增速则超越了900%。岗位有限,求职仍然面临着人多粥少的问题。

多位求职者告知雪豹财经社,一般规划的公司缺少算力资源,创业公司又不具有稳定性,所以大大都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大厂上。

大厂的人才缺口仍然存在,但这些空出的座位甘愿保存,也不会简单放出。罗星入职后,自己地点的部分仍在持续招聘,“尽管招人的志愿比较火急,但要找到适宜的人并不简单”。最近三个月,他的部分只需一位提名人入职。

白丁感觉,和上一年比较,大模型相关岗位的人才面试门槛变高了。没有相关的阅历,乃至连在大厂找一份对口的实习作业都很难。

多位猎头告知雪豹财经社,在校招阶段,学历、科研成果和是衡量人才的要害方针,硕士是根本门槛,顶尖岗位则只需博士学历;关于社招来说,公司还要调查个人项目阅历和招聘需求的匹配度。

离结业的日子越来越近,斯曼来来回回又修改了好几版简历,她把项目阅历全体细化了一遍,而且预备多看一看研制、测验、机器人方向的岗位。斯曼也不再像曾经那么挑公司了,她一边学习新内容,一边把能找到的岗位海投一遍。

车文则坚持上一年的方针,仍然在算法、自动驾驶等方向寻找时机,并预备投入行将敞开的新一轮秋招。“改动不了环境,我能做的只需持续投简历。”车文说。

告发/反应

相关文章

「风口研报」国际贸易冲突加重 或进一步推进半导体自主可控

  4月9日,两市股指放量拉升,沪指、深证成指涨超1%,北证50指数大涨超10%,场内超4500股飘红。  职业板块简直全线上扬,航天航空、船只制作、仪器仪表、航运港口、软件开发、专业服务、计算机设备...

「风口研报」华为三折屏上市在即 火爆预定带动消费电子回暖

「风口研报」华为三折屏上市在即 火爆预定带动消费电子回暖

  9月9日,沪指弱势下探,跌超1%再创年头以来新低;创业板指尾盘翻红;场内超3000股飘绿。  职业板块涨少跌多,医疗服务板块大涨,多元金融、商业百货、旅行酒店、医疗器械板块涨幅居前,贵金属、铁路公...
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