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 | 实习生 陈静仪修正 | 朱洁树1
『思维界』栏目是界面文明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,咱们会挑选上一周被热议的1至2个文明/思维论题,为咱们展示聚集于此的种种争辩与观念抵触。本周的『思维界』,咱们重视学术期刊的“公器私用”现象和《爱情公寓5》的抄袭争议。
从“师娘美丽”到“暑假形象”:谁为学术期刊的专业性担任?
近来,一篇2013年宣布于《冰川冻土》上的文章引发重视。该文章尽管以《生态经济学集成结构的理论与实践(I):集成思维的领会之道》为题,却会集论述了“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美丽感”。大谈导师在青藏铁路、流域科学方案及专家组调查中的业绩,还谈到师娘乃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,“容貌正经、神态秀越”,把煮饭作为责任,饯别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等等。
在传统观念中,学术应是朴实的、崇高的,代表着人类对不知道不懈寻求的抱负。象牙塔该是抱负的、崇高的、与世无争的圆满之地。可是,这篇刊载在专业期刊上的文章却让网友大跌眼镜。它对康德《论人类的崇高与美丽的一般性质》一文中谈到的“崇高”和“美丽”进行了乱用和曲解,所谓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,“给导师煮饭是一种责任”、是家庭调和的根底等言辞也让网友唏嘘不已。就研讨方针而言,它与冰、雪、冻土的研讨彻底无关,不符合《冰川冻土》这一刊物的学术定位。汹涌新闻指出,这篇文章遭到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(91125019)”赞助。该项目是“黑河流域中游水-生态-经济模型归纳研讨”,归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“黑河流域生态-水文过程集成研讨”严重研讨方案下的重点项目之一,赞助金额为200万元。
新京报《论“导师崇高感”和“师娘美丽感”上中心期刊,乃学术之耻》指出,关于一般读者来说,这篇文章让人汗毛直立,乃至是令人作呕。一起这篇文章也是对学术的凌辱,是对那些孜孜不倦搞研讨的学者的不尊重。
论文作者徐中民在事发后回应称,“不能看举了一个教师和师娘的比方,就了解为拍马屁。写这两篇论文,是对未来现象的一种描绘,首要证明的是开展理论。”这一理论首要是作者自己日子实践和道家理论、康德哲学结合的产品。作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讨所(现已并入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讨院)研讨员、博士生导师,徐中民在本职研讨之外,还就中西方思维文明宣布了多篇论文,他活跃迈入人文社科范畴,分析夫妻之间友善同处、相互弥补的“正反应环”,还在《国家科学谈论(英文版)》(National Science Review)宣布了 《The common developmental road: tensions among centripetal and centrifugal dynamics》(《一起的开展之路:向心和离心动力学之间的张力》)。
作为《冰川冻土》杂志的主编,该文章中的“崇高的导师”程国栋现在已揭露抱歉并辞去主编一职。杂志修正部现在已撤除了这一期里徐中民的两篇文章,并慎重抱歉。
在学术期刊抒情私家情感的不止徐中民一人。此次作业发生后,有人发现金融界中心期刊《银行家》曾刊登小学生王青石的散文《苦楚的周末——一个小学生的呼吁》(2007年04期,文明休闲栏目)。作者王青石出生于1996年,宣布此文时就读于人大附小,后在美国读高中,本科就读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金融学专业。他的另一个身份是《银行家》主编王松奇的儿子。据统计,2006年到2018年,王青石在《银行家》上宣布了百余篇文章,文章类型多样,包括许多行记、观后感、人生漫笔,如《暑假形象》(2013年09期)、《女性都有学习妨碍》(2016年01期)、《同学聚会回忆录,再不是少年了》(2016年11期)等,别的还有三十余篇王青石的散文和王松奇父子协作的书法著作。
王青石为何能在金融期刊上宣布这样多的文章?事实上,《银行家》杂志专门拓荒有《文明休闲》栏目,王青石的文章均宣布于此处。他刚过二十岁就现已出书了《我在罗切斯特揍了一个雪人》《2013写在波特兰》《石上清泉》《潜流有声》《石头的部落》五本个人著作,能够称得上是著作等身。可是,《银行家》归根到底是一本金融职业的国家期刊。2006年就有读者来信质疑,表明“这么稚气十足的文字不应出现在专业性较强的刊物中”。主编王松奇在2007年按语中回应,作者“文笔纯洁生动,风格富丽隽永,像是一股新鲜的风吹进了《文明休闲》栏目。王青石是谁?你们或许不知道,他是我儿子。”
主编不能在杂志上宣布儿子的文章吗?《银行家》尽管已被踢出北大中心期刊,也历来不是南大中心期刊,这样一本杂志算不上是尖端中心期刊,不能代表金融范畴的学术水平,但它终归是一本学术刊物。该期刊首要重视银行的实践事务和国内外的一些办理经验。李连江在《不宣布,就出局》一书中指出,每本学术刊物都有自己的宗旨和方针读者,有自己的栏目设置、选题规范、篇幅和格局要求,主编的常识布景也代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侧重点。可是,学术刊物能够具有特性,却不应成为私家博客。这种行为揉捏了研讨空间,也给整个中文期刊和金融职业抹黑。大众号“毕导”以为“中文的只能叫文章,英文的才叫文献”,很严酷,但很实际。
现在,山西省委宣传部正在对《银行家》杂志社进行全面收拾,并对杂志社主编王松奇进行相应处理。
大众方针牙塔、学术界或许说学术期刊的绝望感不只源于“水刊”。《冰川冻土》和《银行家》刊登一些让读者哭笑不得的内容,的确占用了公共资源。但更值得忧心的,是整个职业的规范性缺失。2019年,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指出三位学界大佬都涉嫌学术造假,他们分别是:武汉大学根底医学院院长李红良、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讨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讨所裴钢、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讨所学术所长耿美玉。生物医学范畴的研讨数据假如涉嫌造假,往往会更隐晦、更杂乱,但对每一个一般人也会影响更大。
在现有体系下,宣布量是学术界点评学术水平最重要的,乃至是仅有的规范。学者每年年中、年底都要填写宣布字数和刊物称号。可是,徐中民、王青石的宣布量真的能反响他们的学术水平吗?那些一年宣布一篇论文的教授真的比不上中学生王青石吗?马克斯·韦伯在《学术作为一种志业》中谈到,关于想要投入学术生计的年青学者而言,要问他们“你能够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,既不仇恨也无挫折感吗?”韦伯以为,尽管人人都能够回答说,学术研讨是我的本分,我只为我的本分而活着。但毕竟,只需极少数人能无动于衷地忍耐这件作业。可是,即便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之下,也不乏严厉、仔细的学者,领着菲薄的薪资超负荷作业。这些学者和一切大众都应该得到一个相对公正、合理的学术环境。
《爱情公寓5》:摆脱不了的抄袭争议,和更新换代的观众集体
《爱情公寓5》于2020年1月12日开播。一方面,这部从前承载了不少人芳华的剧深陷抄袭、人设坍塌、贩卖情怀等问题。另一方面,该剧取得了极大重视。到2020年1月19日黄昏,该剧的豆瓣页面已有2.5万条短评,598条小组讨论,1151条剧评。有人跟风黑,有人无理捧。三成观众给该剧打了一星(满分五星),以为它换了编剧、主演之后,还在持续抄袭,并且“无聊、烂透了、枯燥僵硬、不知所云”。但也有观众以为该剧越来越风趣,值得收成更多必定。现在,在7.6万人投票下,该剧豆瓣评分维持在5.1分(满分10分)。
《爱情公寓》被戏称为“汉化公寓”,抄袭似乎是它的原罪。b站up主“残狼之卑”从2016年开端制造《爱情公寓抄袭史》系列视频,盘点每一会集涉嫌抄袭的内容,把《老友记》《老爸老妈浪漫史》《日子大爆炸》等美剧和《爱情公寓》的类似片段比照播映。经过编排后的视频能够看出,《爱情公寓》不只抄袭了其他剧集的人设、剧情、人物对白,乃至连镜头、艺人扮演都有类似之处。现在,该系列现已包括46个视频,首要收拾的是爱情公寓榜首季和第二季中的情节桥段,最新更新是2020年1月19日。2020年元旦,up主在上传视频的置顶谈论中写道,“咱们都说要实时扒爱情公寓5,我没有这个计划,一来剧本抄袭的机率十分低,二来爱情公寓在榜首、二季的时分披着许多原剧著作的外衣多少剧情还有一些质量,第三、四季我零散看过的几集都很无聊,就好像第三季开端他们故意将首要商场对向了未成年人,画面太亮太花,情节天真且水,爱5看上去也是如此,感觉不值得我再投入许多精力。”
例如,《爱情公寓3》第23集(左)的剧情、台词、分镜显着与四年前播出的英剧《IT狂人》S03E04(右)类似。《IT狂人》中,金发女生珍被分配到坐落地下室的IT部分做主管,办理两个为公司修电脑的宅男。在这一会集,对IT一无所知的珍要预备面临股东大会的重要讲演,她想尽办法托付Ross和Roy帮助写讲稿。Ross和Roy决议在讲演稿中塞满屁话,让她说出“互联网便是这个黑盒子”,让她在观众面前丢人。没想到观众对珍的讲演信以为真。经过比照能够看到,相同的剧情,45分钟的这集《爱情公寓》看上去就像是23分钟那集《IT狂人》的加长版,艺人虚浮的演技也让人不适。
《爱情公寓5》还在抄袭吗?这一季,爱情公寓换了编剧,立志不再抄袭。前四季编剧汪远被替换,导演韦正和电影版编剧邹杰担任编剧。可是,1月13日,有网友指出第8会集美嘉画的几幅图像,抄袭了B站up主“老西红柿”的著作。随后,官博和导演揭露致歉,并在新的视频片段中更换了画作。剧组这一行为看似是尊重常识产权,直面抄袭质疑,但不少网友以为,这是剧组精心设计的碰瓷营销,旨在经过抄袭争议获取社会重视,一起洗白各种关于抄袭的质疑,取得一个“知错就改”的点评。事实上,此次触及抄袭的图片原本便是一个无关紧要的片段,关于剧情的节奏和走向毫无影响。而《爱情公寓》却借此收成了微博、b站热搜,取得了更多重视。
涉嫌抄袭的著作:左面为老西红柿著作,右边为修正前的剧照
更正后的画作也有观众指出《爱情公寓5》的部分片段和美剧类似,比方美嘉藏钱、按图索骥的办法很像《摩登家庭》中的Claire。不过,与之前全集套用比较,这一季的学习现在没有触及主线剧情,也能够看作是学习或许偶然。
b站up主“樱樱樱宁”收拾的《爱情公寓5》涉嫌抄袭片段咱们应该承受本土化的“汉化公寓”吗?微博、知乎、豆瓣、b站都有不少观众以为,只需剧集美观、好笑就能够,没有必要由于涉嫌抄袭就否定一部剧。在他们看来,又不是人人都看过英剧、美剧,即便看过也未必能了解其间的笑点和梗。“汉化”能够让笑点更靠近中国人的日常日子,也不是毫无用处。假如由于抄袭就给这部剧打一星,无疑是遭到成见左右,或是站在品德高地责备别人,或是为了显示自己品尝典雅。
“三号厅检票职工”指出,之所以有那么多人保护抄袭,是由于《爱情公寓》承载了许多人对芳华和都市日子的夸姣幻想。当这种幻想被别人打上一星、遭到批判和挖苦时,必然会有人以更剧烈的方法保护它。该文以为,不管《爱情公寓5》是否还在抄袭,观众都能够挑选去看或许去骂。挑选消费什么是个人自在。可是,假如观众明知抄袭却仍是保护它、为它奉献流量,那么就现已把个别需求放在了职业健康之前。“你们有看的自在,咱们也有斥责这种行为的自在,乃至关于许多影视从业者来说,斥责对抄袭的滋长,这是他们的责任。”
放下抄没抄、变没变不谈,《爱情公寓5》终究好不美观?大众号毒Sir以为这些烂梗、老梗、谐音梗看了只会让人为难,许多僵硬的广告植入看起来像《楚门的国际》。
与前四季比较,《爱情公寓5》看起来像部独立的新剧。主演团队凑不齐,人物性格大变样,剧情坐上过山车,参加年青新人物,一言不合就跳舞等改变让老观众很难承受,说《爱情公寓》“没内味儿了”。
豆瓣一位80后男性发起了“我之所以还没评星,是期望得到零零后的答案”的小组讨论。他表明,80、90后觉得《爱情公寓5》无聊、僵硬,不能承受新人物和新改变,鉴于《爱情公寓5》参加了不少00后人物,针对的想必是00后集体,这部剧成功与否还得看00后的点评。
知乎用户“小爱酱的千山万壑”也指出,“爱情公寓的原主角人设都是80后。新来的主角人设都是00后”,十一年过去了,这部剧换了编剧换了主角改了人设,观众也不是当年坐在电视机前的80、90后了。